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最快年底就能上市?
- 2025-07-22 03:41:32
- 682
海闻社观察 机贵神速。
10亿营收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能否撑起科创板下一个百亿神话?
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悄然更新的一则备案信息,点燃了硬科技赛道的资本热情。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正式披露,中信证券作为辅导机构,计划于10月至12月对其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这意味着,若进展顺利,这家凭借春晚机器人扭秧歌引爆全民关注的机器人企业,最快或于2025年底登陆A股。
图源:网络
宇树科技的IPO筹备速度可太快了,快到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50多天前,公司才完成股改,市场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259万元骤增至3.64亿元,增幅达125倍,彻底扫清上市主体障碍。
一个月后,公司的C轮融资也火速完成交割。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系、吉利资本等产业巨头联手注资近7亿元,推动估值突破100亿元大关。
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人形机器人明显还没商业化,宇树机器人上科创板是不是还得按照亏损企业的规范加上U表示亏损?
答案是否定的,宇树已经赚钱了。去年王兴兴就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高调宣布宇树的年度营收已经超过10亿元,根据公司早期投资人SevenUp Capital创始人赵楠的透露,2020年以来,宇树的财务报表每年都保持着盈利状态,这更为其IPO叙事添了关键砝码。
根据辅导计划,中信证券将于8月至9月协助制定募资规划,10月起启动上市条件评估。按科创板“辅导期不少于3个月”的规定,宇树科技最早10月即可递交招股书,这距离其股改完成仅5个月。
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是宇树科技冲刺IPO的底层支撑。成立9年来,公司完成10轮融资,几乎集齐一线机构。
从中国移动、腾讯强化、吉利等押注具身智能的产业资本,到红杉中国、深创投、源码资本等持续跟投的财务投资者老股东,再到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国资基金,都对宇树无限看好。
目前,宇树的估值已经过百亿,一旦登上二级市场,根据A股对此类稀缺先进资产的流动性定价,上市估值将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有投资者猜测,可能将达到千亿市值。
这样市梦率估值的底气何在?主要来源于技术与市场领先带来的未来叙事。
目前,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市占率69.75%,2023年全球销量2.37万台,Go1系列累计出货超5万台。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也处在首位,2024年交付超1500台,9.9万元级G1型已经在消费级市场带来了震撼。
宇树科技的故事始于一台实验室里的四足机器人。2016年,王兴兴在上海大学攻读硕士期间研发出XDog原型机,此后以全自研关节电机打破波士顿动力技术垄断。
宇树的护城河强在哪儿?强在自主可控、算法完备、专利壁垒高企。其自主研发的电机和控制系统,确保了产品的高性能与稳定性,高扭矩密度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成本仅为进口方案的1/3。
同时,丰富的算法库让机器人具备高度智能化,能适应复杂环境,H1人形机器人实现720°回旋踢、G1完成复杂地形跳跃,运动控制能力比肩国际巨头。
数百项专利形成了强大的技术防线,使得竞争对手难以复制其成功路径。截至2024年底,累计申请专利180项,获全球授权150项,覆盖结构设计、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
当然,虽然宇树已经有能力赚钱了,但这毕竟是在商业化未落地前的小试牛刀。商业化意味着面临着更加具象的现实市场与更大的生产投入。
目前行业仍处早期,全球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不足万台,家庭场景安全性争议频发。为此,宇树也面临着继续扩大的研发投入,但科技投入是有瓶颈的,可能进展一旦不顺利,无法形成质变,量化就面临着边际效用递减的困境。
因此,商业化后机器人整机企业的盈利可持续性存疑。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需至2028年,当前收入仍依赖政府补贴与科研采购。
王兴兴对此并不避讳:“家庭应用面临安全伦理挑战,工业场景将率先落地。”他透露,正与海尔集团探索工业机器人合作,试图开辟家电制造新战场。
辅导备案报告揭开了股权结构的“铁腕控制”。王兴兴通过直接持股23.82%及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宇翼持股的10.94%股权,合计掌控34.76%表决权。这一比例远超同轮次科技公司创始人持股均值,保障了技术路线的独立性。
实际上,作为万众瞩目的科技新秀,宇树并不一定急着上市,相反,是科创板更需要一个新的技术图腾,宇树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有望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若成功上市,宇树科技将成为科创板首个兼具消费级产品与工业级落地能力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但能否避免优必选上市即破发的覆辙,仍取决于其能否在资本狂欢中证明,机器人不是只能跳舞、跑马拉松、打拳击。
走到车间去!生产力革命从此刻开始。技术的星光第一次挑战资本的熔炉,这场IPO大考,才刚刚拉开帷幕。
- 上一篇:迪丽热巴因一句台词一夜涨粉万
- 下一篇:国台办回应藏海传台湾热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