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 美国在5G惨败, AI与6G不容有失!

  • 2025-07-27 19:21:05
  • 500

“我们输掉了5G:技术输了,政策输了,战略也输了。”

7月23日,英伟达CEO黄仁勋直言,美国在5G时代全面溃败,这话从科技大佬嘴里说出来,分量可不小。

5G刚兴起的时候,各国都在摩拳擦掌。美国一开始也是信心满满,可最后却在这场竞赛里掉队了。

美国力推的OpenRAN技术路线,本想打破传统通信设备市场格局,摆脱对华为等企业的依赖。

结果呢?投入大量资金和政策扶持,换来的却是技术成熟度不足、产业生态混乱的局面。比如一些美国通信业的本土企业,不但没能扛起大旗,还深陷财务困境。

黄仁勋提到,美国不能让计算产业重蹈5G的覆辙,尤其是在AI和6G领域。

他这话让人深以为然。如今AI浪潮席卷全球,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导。黄仁勋强调AI本质是关于“计算”,而计算的核心是“开发者”,这一点说到了点子上。

一个好的计算平台,不管是AI平台还是其他,只有赢得开发者的青睐,才能形成繁荣的生态。

可现实是,美国过去的某些政策,把不少开发者推向了别处,现在全球约50%的AI开发者都在中国。

按照黄仁勋的意思来说,美国不该限制技术输出,而应推动美国技术栈成为全球标准。就像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一样,让全球的AI系统都建立在美国的技术栈之上,从芯片到系统,全方位覆盖。

这想法挺理想,但问题是,美国之前搞的出口管制,已经让英伟达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市场损失惨重。

四年前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达95%,如今却只剩50%,这种自损八百的做法,显然不利于美企技术的全球普及。

在6G方面,黄仁勋认为美国还有机会扳回一城,因为6G将由AI驱动。哪个国家能率先完成AI与6G的融合并大规模部署,谁就掌握了下一代通信技术的“主动权”。

而华为早就明确要将5G与AI深度融合,这一战略方向被黄仁勋称赞有前瞻性。而英伟达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只是得加快速度。

其实从5G时代就能看出,中企在通信技术与AI融合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像华为的5G基站智能化管理,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黄仁勋也明白,每个国家都得发展本土AI能力。毕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指望一家西方公司完全理解并满足全球需求,不太现实。

这也意味着,未来全球AI和6G的竞争,会是一场既有合作又有对抗的复杂博弈。

因此,我觉得黄仁勋这番话对美国来说是个警醒。在5G上的失败已经是既定事实,但在AI和6G领域,还抱有希望。

如果还是一味地搞技术封锁,而不是想着如何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吸引全球开发者,那很可能在新一轮的科技竞争中再次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