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懂车帝智驾测评中的处理方式?

  • 2025-07-28 23:43:46
  • 223

懂车帝收特斯拉钱了”“你看到马斯克领着一箱特仑苏去懂车帝啦?”“央视也收钱啦?”“央视只想达到打压狂妄车企的目的,让他们反降价专注技术升级。细节上被主做的懂车帝团队带歪了。”“做高速惊险事故车要刹停的时候,测试员阻止了华为车的变道,影响了智驾的判断”“如果摆方向盘幅度过大,真阻止了,就退出智驾了。”

黑心且无节操的dcd在测试环节耍了很多心眼,玩了很多手段,黑了所有国产车,却把两个智驾水平垃圾到几乎没法用的特斯拉老款车排在前两位。排名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车企里,广汽和岚图的发言接近于肯定该测试,鸿蒙智行表示“不予置评”,特斯拉顺手点赞并大肆宣扬。以问界为主的鸿蒙智行用户和粉丝大量晒图和批驳该测试。某网红车粉丝和大量水军则阴阳怪气地嘲讽鸿蒙智行的智驾不行。

如果了解懂车帝这次测试的话,在消失的前车测试中,问界m8是想要通过紧急变道来避免此次碰撞,而我是比较认同此时驾驶员反打方向阻止了变道。

且不说这里让速不让道的原则是否适用,前面是海绵做的假车,左边避让空间是正儿八经以100迈在跑的车。

小艺可能认为过得去,但是驾驶员一定不会允许车去赌。撞上假车无伤大雅,撞上真的车那就是事故。如果我是他,那我也不敢打方向。

全部的测试视频在懂车帝官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18分49秒的先导预告片,第二个是城市道路智驾模拟视频,长度是69分5秒,第三个是高速事故场景模拟视频,长度是91分59秒。视频参见原文链接。从测试场景的设计上,无论是高速事故模拟(高速惊现事故车、施工路遇卡车、高速临时施工、消失的前车、高速入口遇野蛮加塞、莽撞横穿的猪)还是城市事故模拟(开进大转盘、转盘内汇入、过马路4小学生、故障车躲避、平庸的掉头、斜刺点评和儿童过马路、倒车难题、疯狂电瓶、盲区藏辆左转车)都是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这也是节目在先导预告片中反复提及的,场景的设计是根据真实发生的事故还原。这就使得,无论是谁开着智驾,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些场景,甚至会遇到比这些场景更荒诞的场景。

测试条件与标准: 测试强调“真实性”和“极限性”,动用了真实的交通流、真实物体和符合标准的测试假人,总计进行了216次碰撞试验,并全面覆盖了夜间、雨、雪、雾及逆光等恶劣工况 。评分逻辑极为简单直接:在每个测试项目中,车辆仅有一次机会,若能成功完成规避动作且未发生任何碰撞,则记为“通过”;反之,包括任何需要驾驶员人工接管的情况,均记为“失败” 。最终结果以各场景的“通过率”呈现,并未设置复杂的加权评分体系或综合排名。

虽然懂车帝陷入了争议旋涡之中,但是对于广大驾驶员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仍记得几个月前,那几个大学生的事故。假若时光能倒流,他们倘若明白不能完全把性命交给现在的智能驾驶该多好。

希望这次测评也给国内众多车企一次鞭策,安全终将是唯一的检验标准。其实,我也很关心这次事件中各家车企的态度。是质疑排名还是强调生命安全。这也可以侧面窥探他们的企业文化、造车态度以及格局境界。

懂车帝此次测试如同一面镜子,既照见了当前辅助驾驶技术面对极端场景时的脆弱性,也映现出行业测评体系的不足。当一次技术测评被卷入国际产业竞争的漩涡,当测评方法本身遭遇广泛质疑时,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技术发展需要批判性监督,但监督本身必须科学、公正、透明;产业竞争需要国际化视野,重大决策必须前瞻风险、权衡利弊;消费者权益需要真相守护,法律途径才是解决争议的最终依靠。而且,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实质成为全球领先者的前提下,不能动辄就把外国人想象的L1-L5级别的“自动驾驶”标准当作金科玉律,外国人关于自动驾驶级别的划分不一定符合技术实际,我们要建立具有国际权威性的中国标准,护持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迈向海外,赢得全球市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