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机的“原生磁吸充电”, 为啥就这么难
- 2025-08-06 01:56:10
- 838
尽管距离传言中的发布窗口可能还有一段时间,但谷歌的下一代旗舰智能手机Pixel 10系列的外观及配置信息,已经陆续被曝光。
纵观相关爆料不难发现,其中除了揭示新机的主控、影像配置等信息外,还有一点引人关注之处,就是已经很明确地显示,Pixel 10家族很可能会成为首批能够原生兼容“磁吸无线充电”的量产安卓旗舰手机。
换句话说,继此前就已上市,但因为配置不高基本没掀起什么波澜的HMD Skyline之后,整个安卓手机阵营可能终于要迎来量产的、支持原生磁吸无线充电的机型。
看到这里,不知道会不会有iPhone用户感到一种“优越感”?是的,大家都知道苹果早在2020年秋季发布的iPhone 12系列开始,便引入了MagSafe磁吸充电技术。可反观安卓阵营,继iPhone打响了“磁吸充电”的名头后,诸如真我、三星、OPPO等品牌其实也都先后做出过回应。
但这些明显“致敬”iPhone的磁吸无线充电设计、或者说磁吸配件生态,要么只停留在工程机阶段、并未真正投向市场,要么就是虽然上市了,却做不到真正集成在机身内部,而是普遍需要用户先买个“磁吸保护壳”,手机在戴壳后才能具备磁吸定位能力,然后才可以使用磁吸充电器或是其他磁吸配件。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根据网络中查询到的相关说法我们发现,有部分报道将安卓阵营“磁吸充电”功能的缺失,归咎于相关技术标准和监管法规之间的冲突。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种说法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因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份答疑信息可知,由于我国de 法规将海外市场通常用于无线充电的360Hz频段划,分给了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这就确实导致MagSafe和Qi2无线充电标准在我国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苹果方面后来就调整了MagSafe的工作频段。但Qi2作为海外的行业标准,并未针对我国的法规进行改动。换句话说,这个原本在安卓阵营被寄予厚望的磁吸无线充电方案,至少到目前为止确实遇到了市场推广方面的巨大难题。
但大家请注意,以上这些信息最多只能算是解释了Qi2标准为何迟迟无法广泛落地。可如果Qi2不能用,为什么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不干脆绕开它,开发新的磁吸无线充电方案呢?
一旦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就离真相近了一步。
大家不妨回想前文提到过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的安卓手机是不支持无线充电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大量的旗舰安卓手机不仅普遍支持无线充电,而且充电功率其实都已普遍远大于苹果的MagSafe或是行业通用的Qi2标准。
那么是如今的安卓手机不支持磁吸对准技术吗?也不完全,正如前面已经讲到的那样,不少品牌的安卓手机都推出了内置磁铁阵列的“磁吸壳”,也推出了不少适配这些磁吸壳的磁吸充电器、磁吸充电宝等外设产品。他们唯一没能做到的,就只是没能将这些定位磁铁直接集成到手机内部而已。
这便是问题的关键了,安卓手机厂商并不是做不出磁吸充电功能,而是他们唯一还没做出来的,只是没有将定位磁铁内置在手机里面。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已经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了。是的,这并不是个“技术问题”,严格来说,它其实更多的是个市场决策。同时这也确实与前文所提及,Qi2标准在国内的“水土不服”有一定关系。
首先,如今很多国内安卓手机厂商推出的“磁吸配件”,往往也会宣称能被用于iPhone。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iPhone的市占率高,相关厂商也想赚一笔iPhone用户的钱。但另一方面这就说明,如今国内安卓厂商使用的磁吸定位技术,与苹果的Magsafe之间至少存在着“兼容性”。
那么有什么磁吸充电技术是既能兼容iPhone,又可以为安卓生态所用呢?没错,其实答案就是Qi2。所以这件事,就是个既简单,但又无比尴尬的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苹果的Magsafe给磁吸充电开了个好头,而Qi2标准的出现,相当于苹果将Magsafe进行了“变相开源”。可当安卓手机厂商兴冲冲地根据Qi2标准做出了相关产品后,Qi2本身又变得(至少在我国)“不合规”了。
此时如果放弃原本的设计,重新另立标准去做自己的磁吸无线充电体系,就会造成早前研发的配件不能再与iPhone兼容。相比之下,由于绕开(苹果的专利)限制只需要将设备里的定位磁铁改成“外置保护壳”形式就行,这显然成本更低,而且还能多赚一笔钱,所以相关厂商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