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央视出这期智驾测评目的是什么?

  • 2025-08-04 07:19:34
  • 941

这两天懂车D官方组织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模拟事故场景智驾测试,第一批车就有36辆,涵盖了市面上主流的新老势力车型,并且是跟Y视联合做的,这个性质就不一样了,那么懂车D组织这次测试,想要表达什么呢?

要厘清懂车帝与央视是否存在联合,需从事件的时间线中寻找线索。测试初期,“央视新闻联合懂车帝” 的表述并非空穴来风 —— 在测试启动前的预热宣传、部分媒体转载的通稿中,均明确提及双方将共同开展 “辅助驾驶安全实测科普节目”。从传播逻辑看,若双方毫无关联,作为权威媒体的央视新闻断不会允许自身品牌与商业平台进行如此深度的绑定宣传。更值得注意的是,测试过程中,央视新闻的记者全程参与拍摄,相关画面还被剪辑进专题报道,这些细节都指向一个结论:双方在测试初期确实存在合作关系。

这次测试特斯拉也撞了猪了,也走进自行车道了,也右转道掉头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特斯拉的逻辑是好的,基础能力是没问题的。环岛进入这一点就比某些品牌骑着中线然后不观察环岛内交通造成事故要强很多。不论技术多强我觉得首先要把整部交通法规录入系统,这应该是第一步,并且也应该是最简单的最能保证安全的一步。

测试中最具突破性的设计,是将“危险接管里程”这一专业指标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传播符号。当懂车帝传递出“选车要看 AEB 对非标障碍物测试成绩”的理念时,实际上在重构用户的购车决策模型。这种从“参数崇拜”到“安全实效”的认知转向,恰好与公安部“探索将辅助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考”的政策方向相契合。当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智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现行法律框架下驾驶员仍是核心责任主体”时,实际上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进行舆论铺垫。这种“测试 + 普法” 的复合传播,正在改写智能驾驶的用户教育范式。

而且科学的测试是需要测他的鲁棒性的,简单理解为逻辑稳定性也可以,就是说相同工况一每次表现要一致,第二遇到外部干扰以及内部问题时要求功能稳定,所以最简单的测试就是要多次测试,而懂车帝每辆车只给了一次机会,几乎对于智驾提升是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还是仅仅为了提醒你们智驾不是自动驾驶,需要人为的监控。而且很多车通过了一些极限工况成功刹停,但是往往这些车型里大部分在日常通勤时会很犹豫很保守,搞的你都不愿意用这些智驾,那买个智驾还有啥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加强车企管理。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车企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杜绝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督促车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强化新用户培训,帮助新用户熟悉掌握汽车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方法和禁止事项,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